Thursday, January 20, 2011

又過年

日本人過年真係好熱鬧。好鍾意啲街頭小吃。
其實新年期間我無留在德國,而係去了鄰國奧地利過年。


兩國國家的人都係講德文,文化上都幾類近。不過據德國朋友講兩國人民並不特別感情深厚。
首先奧地利人一直對德國在二次大戰中做成的傷害心存芥蒂。而現在他們則覺得德國人粗魯,缺乏文化修養。
德國人就認為奧地利是沒落貴族,沒創意,保守又無環保意識。
點解咁講?只要一踏足維也納,很容易察覺到滿街都是穿著皮草的人。換轉在柏林一身皮草招搖過市的話,難以保證不被環保人士破口大罵,甚至淋紅油。

不過在慶祝新年方面,其實兩個國家都有啲相似地方。
除夕倒數,放煙花就大家都唔會慳。在元旦零時,整個維也納街頭都是煙花爆竹。由於太多人在放,大家都左閃右避,情況都有啲危險。

另外街頭有好多攤檔,除咗售賣小食精品外,最受歡迎應該係象徵好運的新年吉祥物。
德國同奧地利人都相信這些代表好運,好似我哋過年會有揮春同桔。
首先係甲蟲,好細隻紅色,身上有黑點個一種。

另外係四葉草。以上兩樣不只在德國,在大多西方國家都視為好運象徵。

最後呢樣係德話系國家獨有,就係豬。各類豬型公仔同飾物充斥所有商店。


講起在音樂之都維也納,新年唔會好似日本人咁去神舍,而係去出席一年一度的維也納交響樂團的新年音樂會。

呢個音樂會真係好厲害,除咗音樂保證出色外,最重要係吸引全球各地的樂迷慕名而來。
要求得一票,同上月球差不多困難。門票要一年前在網上登記,再以抽籤形式決定。價錢由三十到九百幾歐元。本身已經唔平,但因為需求實在太大,黃牛飛可以炒高好幾倍呢。
還好呢個音樂會會在五十個國家直播或轉播。我記得在國際台播過呢。

Wednesday, January 12, 2011

開年喇

响德國,聖誕節就梗係大家團聚啦.响日本就係一個shopping的理由.氣候當然唔可以比啦.

不過,响日本過新曆年就好有氣氛.因為,同中國人過舊曆年好似.

首先,12月31號就好似大除夕咁.而1年1號 就似年初一,唔少人會入廟拜神.名古屋o既熱田神宮作為日本三大神社之一當然唔輸蝕,人流旺.神社門前百多米滿是大排檔(屋台),
小朋友高興,因有得食有得玩.大人則穿得漂亮.平日街頭型人亦穿上和服.雖然與髮型格格不入.當地朋友說年初會有成人禮,即慶祝年滿二十的儀式,不曉得是否因此增加了和服人.
跟黃大仙一樣,你也可以求籤.
也要還神.不看不知,原來在某些神壇下,他們會把從前求下的神符帶回神社.不知是否送舊迎新?
難得1月初有幾日假期,唔少人都會趁機會返屋企.但係做留學生就唔駛返屋企,可以番part-time,忽然就會很受老闆歡迎,被要求盡量加班.

Sunday, January 9, 2011

又到聖誕



要數在德國最有氣氛的節日,應該是聖誕節。打從大概十一月尾到十二月頭開始,整個城市便進入「作戰」狀態。首先是店鋪的營業時間。為方便大家買禮物,平日星期天絕對關門的百貨店及商場都會額外營業。另外一些公園或廣場會臨時改為聖誕市集,情形同香港農曆年的花市差不多。


德國的聖誕市集算是舉世聞名。主要售賣各種聖誕飾物,工藝品,食品和小食。一有聖誕市集的地方例必人頭湧湧,節日氣氛非常濃厚。但坦白講當你逛過一兩個市集後,便會發現賣的吃的都是相差無幾。話雖如此,相信亦沒有人會希望聖誕前會少了這些別具特色的露天小攤檔。


要令聖誕節更有氣氛,白色飄雪又點可以少呢!踏入十二月柏林便開始落雪,整個城市一夜間好像塗上白色。一覺醒來,看見窗外白雪茫茫,真的驚喜非常。